![](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sianlee/1383170240-3823957920.jpg)
分得太開的現實理想,混亂不清的理想現實
如果把每天的早八都調到晚上來上我的學習成效一定會變很好
這張圖是晚上在上中診時無聊畫出來的
後來仔細看了看後意外有種不錯有感覺的意境~
轉眼間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了
還有好多好多事情還沒有做
一種終極deadline的感覺
我是很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做的
並不是不負責任,而是享受其中的高效率感
一種特別厲害的感覺
高三的時候有學測和指考的死線
所以在7月多科研交接完後
很努力很努力地拼命讀著書
雖然中間偶爾會在社辦不小心偷懶了一下下 偶爾會和葉恕豪出去吃了兩個小時的晚餐
偶爾就這麼在不知不覺中嘩啦啦地讓時間溜走了
但我還是覺得自己真的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
奇怪的是,對於許多事物的感覺是會改變的
我們現在會很高興地承認自己高一高二時很混很不認真
就像曾經有一段時候我們會害羞而不敢說自己國中時很認真很厲害一樣
而在瘋狂的讀書之前我其實也想過很多東西 很多很多
想著讀書的意義,想著未來的意義
想著自己以後何去何從,有無依憑
面對那時成績還很爛很爛的自己,被爸媽罵說為了玩而不顧成績的自己
什麼時候又變成了一個又會讀書又會玩的乖孩子?
那個喜歡擁抱世界、對好多好多東西充滿好奇的自己
什麼時候又變成了那個父母喜愛要努力攻讀醫科的乖孩子?
許多東西在時間簡單的沖洗與脫水後都變形了
現在充於腦中的高中回憶還是那些亂瘋亂玩的科研生活
還是那些高三時偷偷跑去台中,偷偷去吃了好久的晚餐喝了好白癡的飲料
然後被一些諸多混亂與雜忙的
作為一個想得不太遠不夠多的孩子
心中彷彿浮出了那句話:
作為人,不完美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我想要的是哪種不完美呢?
扭曲自己屈於現實義無反顧而伸展不得的不完美
還是跑的好遠好遠卻找不著終點與盡頭的不完美
覺得自己現在正處於一個有史以來最讓人不知所措的瓶頸
一種終於感覺到時間壓力 終於了解到自己的飄渺虛無
我是很聰明的,但是是屬於不怎麼聰明的那種聰明
期待改變些什麼,卻又總在出航的前一刻迷惘
我知道我還是會感動,不過這又是屬於不同層次的感動
我真的還是不太想當醫生,即使自己選了未來好像一定要當醫生的中醫系
其實是經過縝密、反覆的思考與抉擇的,即使現在再選一次我想我的結果也不會改變
經過了一長串的挽留與妥協,或反抗或屈服
太聰明考太高分會經歷的一連串絕望然後等待覺悟
還是不太了解,為什麼醫學系的分數會那麼高
那些考高分的人才醫的好人嗎?還是只有他們才有醫人的熱忱?
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個考高分然後不想讀醫的人存在,但我知道他們絕對是占極少數的
可能是龐大的文化壓力下使然,可能是艱巨的家族使命下使然
畢竟不屬於這個文化的大多數的就該受到忽視
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掙扎
然後在很多很多很多的掙扎過後選擇了中醫
或許我還是逃不過這足以牽引著全台灣的主流意識
但我還是稍微得到了一點點喘息我想
從那時離現在已經有點遙遠的學測,抗爭許久的決定
用指考得到了約半年的拖延
到了只考完成績公布選填志願真的無處可退無處可躲的那個時候
才發現自己還沒有溝通好、還沒有準備好
於是又選擇跑到了中醫系,以為自己應該有八年可以躲
可是最近又開始覺得迷惘、徬徨了
一種找不著動力的無助感
不是不認真,而是不想認真
總覺得自己現在面對的好多問題都是自己不應該、也不需要去面對的
覺得還有好多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是自己還沒去發掘、還沒找著的
有時會被說服職業與興趣不能混為一談
有時又會突然那麼的了解到
是啊!職業和興趣真的不能混為一談的啊
所以我現在才會如此困惱什麼該被歸類為職業、什麼該被分去興趣
什麼該從短短的生活中挽留下來、什麼該毫不猶豫地就此捨去
總是不太相信、還是不太明白
無法拉近的現實理想,虛渺不真的理想現實
可能還需要一段不短的距離,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弄清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在乎的